年終盤點:靶向 NSCLC 中的 ALK 重排
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中的間變性淋巴瘤激酶 (ALK) 改變可以用多種 ALK 靶向藥物有效治療。第一代ALK抑制劑克唑替尼在無進展生存期(PFS)的延長上優(yōu)于化療,獲批后,塞瑞替尼、阿來替尼、布格替尼、恩沙替尼等新一代ALK抑制劑相繼問世。最近,一種強效的第三代 ALK 抑制劑勞拉替尼已獲得FDA的批準,用于 ALK 陽性 (ALK+) NSCLC 的一線治療。這些藥物具有可控的毒性特征。然而,對 ALK 抑制劑的反應通常不持久,并且獲得性耐藥可能會作為在靶或脫靶改變的形式發(fā)生。靶向ALK抑制劑正在研究以探索耐藥機制和超越進展的最佳治療方案,并努力開發(fā)更新一代的 ALK 抑制劑。
一、ALK+ NSCLC
患者的特征
NSCLC 約占肺癌的 80%,其中 ALK+ NSCLC 占 3%–7%。ALK 是一種原癌基因,它編碼主要在神經系統中表達的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 信號在癌細胞中主要通過三種機制被激活:基因融合、基因擴增和激活點突變。
ALK+ NSCLC 患者往往更年輕,沒有吸煙史,并且腺癌是最常見的組織學亞型。最近的一項薈萃分析證實,與非 ALK+ 患者相比,ALK+ NSCLC 患者的血栓栓塞發(fā)生率增加。真實世界的數據還表明 ALK 重排 NSCLC 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的風險增加。
二、NSCLC 中的 ALK 靶向治療
目前批準用于晚期 ALK+ NSCLC 的六種 ALK TKI 分為三代。藥物靶點、FDA 批準的適應癥、試驗設計和臨床試驗的主要終點總結如下。


第一代 ALK TKI
1. 克唑替尼(crizotinib)
克唑替尼是一流的第一代 ALK TKI,其開發(fā)徹底改變了 ALK+ NSCLC 的治療??诉蛱婺崾鞘荏w酪氨酸激酶 ALK、ROS1 和 c-MET 的小分子抑制劑。在 I 期和 II 期研究中,克唑替尼在晚期 ALK 陽性 NSCLC 患者中表現出持久的反應導致 FDA 在 2016 年加速批準。在 III 期研究 PROFILE 1007 中,與化療相比,克唑替尼首先顯示出 PFS 改善一線和以前接受過治療的患者。

然而,克唑替尼的藥代動力學失敗主要是由于其血腦屏障滲透性差,而 CNS 是克唑替尼的常見進展部位 。接受克唑替尼治療的患者實際上會產生獲得性耐藥性。L1196M、G1269A 和 C1156Y 突變會改變 ATP 結合口袋的結構,從而阻止克唑替尼與 ALK 結合。
第二代 ALK TKI
第二代 ALK-TKIs 阿來替尼、塞瑞替尼、恩沙替尼和布格替尼是為克服克唑替尼耐藥而開發(fā)的,它們對克唑替尼耐藥的 ALK+ NSCLC 患者表現出強大的活性。
1.阿來替尼(alectinib)
阿來替尼是一種對 ALK 具有高度選擇性的下一代抑制劑。與克唑替尼相比,阿來替尼不是 P-糖蛋白底物,對血腦屏障的滲透性更好?;趦身梿伪墼囼灒∟P28761 和 NP28673),阿來替尼于 2015 年被 FDA 批準用于二線治療,其中包括 225 名每天兩次口服阿來替尼 600 mg 的患者。J-ALEX 試驗是第一項表明第二代 ALK 抑制劑阿來替尼具有 PFS 優(yōu)勢并且比每天兩次 300 毫克劑量的克唑替尼更耐受的研究。基于阿來替尼 600 mg 每天兩次的 III 期 ALEX 試驗,阿來替尼于 2017 年被 FDA 批準用于 ALK+ NSCLC 的一線治療。

在 J-ALEX 研究的最終分析中,與克唑替尼相比,阿來替尼沒有實現總生存 (OS) 獲益,這反映出交叉到一線后治療可能會極大地影響 OS,尤其是在 ALK+ NSCLC 中可以從所有 ALK TKI 中獲得顯著益處。一項前瞻性真實世界研究調查了在初始克唑替尼未出現疾病進展的 ALK+ NSCLC 患者中改用阿來替尼的策略【1】。結果表明,盡早從克唑替尼轉換為阿來替尼可能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并可能促進更好的治療依從性。
2.布格替尼(brigatinib)
布格替尼已被證明可以克服對第一代和第二代ALK TKI的耐藥性。在接受過克唑替尼治療(ALTA 試驗)和未接受過克唑替尼治療(ALTA-1L 試驗)的 ALK+ NSCLC 患者中,布格替尼顯示出有前途的抗腫瘤活性,包括對中樞神經系統 (CNS) 轉移的顯著活性【2】。

布格替尼在克唑替尼難治性ALK陽性 NSCLC 中的顱內療效和最佳靶病灶反應
在 ALTA-1L 的最終分析中,無論 ALK 融合變體或 TP53 突變狀態(tài)如何,布格替尼都顯示出優(yōu)于克唑替尼的療效,尤其是在基線腦轉移患者中。在一項網絡薈萃分析中,與阿來替尼相比,布格替尼在 CNS 轉移亞組中的療效排名最高,而阿來替尼在總人群中的療效排名最高【3】。

ALK抑制劑在無進展生存期(療效)和 G3–5AAE(安全性)方面對總體患者人群的療效和安全性的累積排序 (SUCRA) 值下的表面散點圖。ALC,阿來替尼;CRZ,克唑替尼;BRG,布格替尼
一般來說,布格替尼的耐受性良好;然而,早發(fā)性肺毒性引起了一些擔憂。ATOMIC ARI-AT-002 試驗 ( NCT02706626 ) 正在進行,以評估 ALK+ NSCLC 患者在第二代 ALK 抑制劑治療后布格替尼對 ALK 耐藥突變的療效。一項在一線 ALK+ NSCLC 中比較布格替尼與阿來替尼的III 期 ALTA-3 試驗 ( NCT03596866 ) 也在進行中 。
3. 塞瑞替尼(ceritinib)
塞瑞替尼于2014 年獲得 FDA 批準用于治療進展或對克唑替尼不耐受的 ALK 陽性患者,并于2017 年作為一線治療藥物。批準基于ASCEND-1和 ASCEND-2 研究。
在 II 期 ASCEND-2 研究中,經過克唑替尼預處理的 ALK+ NSCLC 接受標準劑量 750 mg 每天的塞瑞替尼治療,客觀緩解率 (ORR) 達到 38.6%。一項 I 期三臂 ASCEND-8 研究表明,與空腹服用 750 毫克相比,塞瑞替尼450 毫克飯后顯示出相似的療效和更低的胃腸道毒性。
兩項隨機 III 期試驗比較了塞瑞替尼與一線標準化療 (ASCEND-4) 或二線 (ASCEND-5) 療效。然而,ASCEND-4 和 ASCEND-5 中塞瑞替尼的毒性特征表明,與化療相比,由于不良事件 (AE) 而導致的劑量中斷和調整頻率更高。在 ALK+ NSCLC 中比較塞瑞替尼與阿來替尼的真實世界數據發(fā)現,在 ALK+ NSCLC 中,與塞瑞替尼相比,阿來替尼暴露與更長的 OS 相關 [4]。

來自 ASCEND-8 研究的藥代動力學 (PK) 數據使 FDA 批準塞瑞替尼 450 mg QD,與食物一起服用。
4. 恩沙替尼(ensartinib)
恩沙替尼是一種基于氨基噠嗪的小分子,可抑制 ALK。2020年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 (NMPA) 批準在國內上市,用于此前接受過克唑替尼治療后進展的或者對克唑替尼不耐受的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
比較恩沙替尼與克唑替尼一線治療 ALK+ NSCLC 的 III 期 eXalt3 研究數據顯示,恩沙替尼組和克唑替尼組中位無進展生存(PFS)分別為25.8和12.7月(HR 0.51,95%CI 0.35-0.72)。顱內應答率方面來看,恩沙替尼也是碾壓克唑,兩組腦轉移患者ORR分別為64%和21%。

第三代 ALK TKI
1.勞拉替尼 (lorlatinib)
勞拉替尼是第 3代 ALK TKI,是一種小而緊湊的大環(huán)抑制劑。在序貫 ALK-TKI 治療后,在勞拉替尼耐藥細胞或患者樣本中發(fā)現了多種復合 ALK 突變。勞拉替尼可以抑制 G1202R 突變,但不能抑制復合突變 。勞拉替尼于 2018 年被 FDA 批準用于 ALK+ NSCLC 的二線或三線治療。
比較勞拉替尼與克唑替尼的 III 期 CROWN 研究實現了 HR 0.28 的同類最佳差異 PFS 獲益,基于此在 2021 年 3 月獲得 FDA 的一線批準。通過盲法獨立中央審查評估的確認客觀反應的患者百分比,勞拉替尼明顯高于克唑替尼(76% [95% CI,68 至 83] 對 58% [95% CI,49 至 66])。在基線時有可測量的 CNS 轉移的 30 名患者中,勞拉替尼組 82%(95% CI,57 至 96)和克唑替尼組 23%(95% CI,5 至 54)有顱內反應。

意向治療人群和基線腦轉移患者的客觀反應。
三、正在研究的第四代 ALK TKI
順序使用對 ALK“單突變體”有活性的 ALK TKI 將導致雙 ALK 耐藥突變。已開發(fā)出TPX-0131、NVL-655等第四代ALK TKI,具有“雙突變活性”。
TPX-0131 是一種緊湊型大環(huán)抑制劑,其設計完全適合 ATP 結合口袋。它可以降低對各種 ALK TKI 耐藥突變的易感性. TPX-0131除了對大多數單一耐藥突變敏感外,對G1202R+L1198F、G1202R+L1196M、L1196M+L1198F、G1202R+C1156F等復合突變也有效。
另一種第 4 代 ALK TKI,NVL-655,是一種腦滲透性小分子抑制劑,具有抗溶劑前沿耐藥突變的活性,如 G1202R、G1202R+L1196M 和 G1202R+G1269A 。此外,NVL-655 顯示出腦外顯率,以開辟治療腦轉移的潛力,同時避免脫靶 CNS 不良事件。
四、如何選擇最佳的一線治療?
與非致癌基因驅動的 NSCLC 亞型相比,ALK+ NSCLC 具有更高的腦轉移傾向。與第一代ALK TKI相比,第二代和第三代ALK TKI對腦轉移的療效更佳。塞瑞替尼在 ALK-TKI 初治和預處理患者中的顱內 ORR 為 35%–73%,顱內疾病控制率 (DCR) 為 61%–86% 。阿來替尼在臨床試驗中的顱內 ORR 和顱內 DCR 分別為 54%–81% 和 78%–90% 。布格替尼 在 CNS 中表現出令人鼓舞的活性,顱內 ORR 為 42%–73%,顱內 DCR 為 83%–93% 。
一項薈萃分析調查了 ALK TKI 在治療腦轉移的 ALK+ NSCLC 患者中的作用,這些患者接受過或未接受過放療和/或化療 【5】。結果證實,與克唑替尼相比,第二代 ALK TKI(阿來替尼、布格替尼和塞瑞替尼)的顱內控制效果更好。
恩沙替尼的顱內 ORR 為 63.6%–70%,顱內 DCR 為 98%–100% 。勞拉替尼在一線治療中的顱內 ORR 為 61%–66% 。勞拉替尼在第二代 ALK TKI 預處理的患者中也顯示出顯著的顱內活性,有或沒有基線 CNS 轉移 。該證據表明,對無癥狀腦轉移患者停止腦放療并在進展期間使用放療可能是一種選擇。有必要進行前瞻性試驗以確認該策略的有效性。

ALK+ NSCLC 的治療策略。
五、結論
ALK+ NSCLC的治療算法正變得越來越復雜。新一代 TKI 具有更好的 CNS 穿透血腦屏障的能力,從而提高顱內反應率并預防腦轉移。仍然缺乏所有 ALK TKI 之間的直接比較,當前克服開發(fā)更有效藥物的挑戰(zhàn)對于提高 ALK+ NSCLC 的未來存活率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Pan Y, Xiao W, Ye F, Wang H, Shen Y, Yu X, Han X, Chu Q, Zhou C, Zhang Z, Ren S. Outcomes of switching from crizotinib to alec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fusion. Ann Transl Med. 2021 Jun;9(12):1014. doi: 10.21037/atm-21-2769. PMID: 34277814; PMCID: PMC8267309.
2. Huber RM, Hansen KH, Paz-Ares Rodríguez L, West HL, Reckamp KL, Leighl NB, Tiseo M, Smit EF, Kim DW, Gettinger SN, Hochmair MJ, Kim SW, Langer CJ, Ahn MJ, Kim ES, Kerstein D, Groen HJM, Camidge DR. Brigatinib in Crizotinib-Refractory ALK+ NSCLC: 2-Year Follow-up on Systemic and Intracranial Outcomes in the Phase 2 ALTA Trial. J Thorac Oncol. 2020 Mar;15(3):404-415. doi: 10.1016/j.jtho.2019.11.004. Epub 2019 Nov 19. PMID: 31756496.
3. Ando K, Akimoto K, Sato H, Manabe R, Kishino Y, Homma T, Kusumoto S, Yamaoka T, Tanaka A, Ohmori T, Sagara H. Brigatinib and Alectinib for ALK Rearrangement-Positive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or Without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etasta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Cancers (Basel). 2020 Apr 10;12(4):942. doi: 10.3390/cancers12040942. PMID: 32290309; PMCID: PMC7226463.
4. Wilkinson S, Gupta A, Scheuer N, et al. Assessment of Alectinib vs Ceritinib in ALK-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Phase 2 Trials and in Real-world Data. JAMA Netw Open. 2021;4(10):e2126306.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26306
5. Petrelli F, Lazzari C, Ardito R, Borgonovo K, Bulotta A, Conti B, Cabiddu M, Capitanio JF, Brighenti M, Ghilardi M, Gianni L, Barni S, Gregorc V. Efficacy of ALK inhibitors on NSCLC brain metastas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pooled analysis of 21 studies. PLoS One. 2018 Jul 27;13(7):e0201425. doi: 10.1371/journal.pone.0201425. PMID: 30052658; PMCID: PMC6063430.
6. Peng L, Zhu L, Sun Y, Stebbing J, Selvaggi G, Zhang Y, Yu Z. Targeting ALK Rearrangements in NSCLC: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 Front Oncol. 2022 Apr 6;12:863461. doi: 10.3389/fonc.2022.863461. PMID: 35463328; PMCID: PMC9020874.
- 上一篇
2022年終盤點 | NSCLC靶向治療之RET篇
RET基因是一種重要的癌驅動基因,主要通過突變、過度表達等方式影響多種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及轉移。當染色體重排導致RET基因中間斷裂后,RET基因3'端激酶結構域會與不同的基因發(fā)生融合,形成驅動腫瘤增殖的融合基因。迄今為止,RET與其他伴侶基因的融合已在多種人類癌癥中報道,包括甲狀腺狀癌和非小細胞肺癌。 在甲狀腺狀癌(PT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檢測
- 下一篇
Telistuzumab Vedotin在c-Met過表達的NSCLC中展示出一定的前景
盡管在治療方面有所進步,但肺癌仍是全球男性和女性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約85%的肺癌都歸類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經過標準護理治療(包括既往的鉑基化療)后病情進展的患者,治療選擇有限,預后較差。 2022年1月4日,艾伯維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授予telisotuzumab vedotin (Teliso-V)突破性治療資格(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