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壓再添新證!超百萬人數據:收縮壓每升高1SD,5種常見癌癥風險分別增加9%、15%、4%、11%、22%!
先前關于血壓(BP)與癌癥之間關系的研究結果由于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或共同危險因素而混淆。因此,本研究旨在評估未使用過藥物治療的高血壓是否是癌癥發(fā)病的危險因素。
這項回顧性觀察性研究包括1388331名沒有癌癥史,且未服用JMDC索賠數據庫中的抗高血壓藥物的人,這些患者在2005年至2018年期間登記在JMDC索賠數據庫中,參與者中位[四分位距]年齡為45歲[40-52]歲,56.2%為男性;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為117.7±15.8 mmHg和72.8±11.6 mmHg。主要結局覆蓋十六種癌癥。
多因素Cox回歸分析表明,收縮壓每升高1個標準差(SD),與甲狀腺(風險比[HR]:1.09,95%可信區(qū)間[CI]:1.03–1.16),食管(HR:1.15,95%CI:1.07–1.24),結直腸(HR:1.04,95%CI:1.01-1.07),肝臟(HR:1.11,95%CI:1.03–1.20)和腎臟(HR:1.22, 95% CI:1.14–1.31) 癌癥發(fā)生風險升高相關,但胃癌發(fā)病率較低(HR:0.94,95% CI:0.91–0.98)。進一步校正不同血壓檢測方法后,上述關聯(lián)依然存在。而舒張壓與甲狀腺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腎癌和子宮體癌的發(fā)病率較高有關,但胃癌的發(fā)病率較低。
隨后,收縮壓與甲狀腺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肝癌和腎癌發(fā)病率之間的關聯(lián)在韓國國民健康保險服務數據庫中進一步得到了證實。
綜上,收縮壓每升高1個標準差,甲狀腺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肝癌、腎癌風險分別增加9%、15%、4%、11%、22%,但胃癌風險降低了6%。
研究者指出,未治療的高血壓是癌癥的一個危險因素,揭示兩者關聯(lián)的機制,可能有助于確定針對高血壓和癌癥的新治療方法。
原文來源:
Kaneko H, Yano Y, Lee HH, Lee H, Okada A, Itoh H, Morita K, Fukui A, Fujiu K, Suzuki Y, Matsuoka S, Nakamura S, Michihata N, Jo T, Takeda N, Morita H, Yokoo T, Nishiyama A, Node K, Viera AJ, Muntner P, Oparil S, Kim HC, Yasunaga H, Komuro I. Medication Naïve Blood Pressure and Incident Cancers: Analysis of Two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Databases. Am J Hypertens. 2022 May 4:hpac054. doi: 10.1093/ajh/hpac05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512273.

- 上一篇
食管癌 TNM 分期,你真的掌握了嗎?
?一、食管癌的分段 頸段食管:上自下咽,下達胸廓入口即胸骨上切跡水平。周圍毗鄰氣管、頸血管鞘和脊椎。內鏡下測量距上切牙15~20cm。 胸上段食管:上起胸廓入口,下至奇靜脈弓下緣(即肺門水平之上)。其前面被氣管、主動脈弓的3個分支及頭臂靜脈包圍,后面毗鄰脊椎。內鏡下測量距上切牙20~25cm。 胸中段食管:上起奇靜脈弓下緣,下至下肺靜脈下緣(即肺門水平
- 下一篇
晚期食管癌一線治療又添新突破:PD-1單抗「替雷利珠單抗」全球3期臨床試驗達到主要終點
2022年4月27日,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lián)交所代碼:06160;上交所代碼:688235)宣布,其自主研發(fā)的PD-1單抗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聯(lián)合化療用于治療一線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癌(ESCC)患者的全球3期臨床試驗RATIONALE 306達到總生存期(OS)的主要終點,這意味著,晚期ESCC患者將有望迎來治療新選擇。 &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