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在线一区,精品国产精品网麻豆系列,涩涩视频网站在线观看,国模一区二区三区私拍视频

生命經(jīng)緯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 > 醫(yī)學進展 > 消化

消化



李延青教授:做好“全精優(yōu)”,降低結直腸癌發(fā)病率 | CGC 2022

2022-12-01消化


本文經(jīng)李延青教授授權發(fā)布,未經(jīng)允許請勿轉載。


導讀


2022年11月17-20日,2022亞太消化疾病周大會暨中華醫(yī)學會第二十二次全國消化系病學術會議(the 22nd congress of gastroenterology China,CGC 2022)在線召開。大會上,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李延青教授以“做好全精優(yōu),降低CRC發(fā)病率”為題進行了精彩的學術報告,醫(yī)脈通對主要內容進行了匯總,以饗讀者。


一、結直腸癌診療現(xiàn)狀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在我國發(fā)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據(jù)國家癌癥中心2022年癌癥報告顯示,我國2016年CRC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分居第2和第4位,是消化系統(tǒng)最常見的腫瘤。


圖111.png


CRC患者早期診斷現(xiàn)狀不容樂觀,早診率低是我國CRC患者5年生存率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醫(yī)防融合的“全精優(yōu)”策略有助于提高CRC早診率,從而降低CRC發(fā)病率和死亡率。


二、“全精優(yōu)”策略


1. 什么是“全精優(yōu)”?


圖222.png

注:FIT,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糞便免疫化學檢測


“全”是數(shù)量,包括防控(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及適當?shù)捏w育鍛煉)、篩查(基于FIT的人群篩查可補充防控的不足)、診治(內鏡早診早治)的全鏈條,以及適宜人群全人群的參與。


“精”是質量,指的是后續(xù)結腸鏡診治要“精益求精”,高質量的結腸鏡才能保證篩查效果,及時發(fā)現(xiàn)和去除結直腸腺瘤(尤其是進展期腺瘤),可作為結直腸癌一級預防的有效補充。


“優(yōu)”是保障,結腸鏡檢查是CRC篩查與診治的重要“武器”,但在CRC的篩查中,除了結腸鏡檢查,還需要補充一些輔助手段,目前的6種篩查工具中,糞便免疫化學檢測(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F(xiàn)IT)是僅次于結腸鏡的最優(yōu)手段,獲多部國內外權威指南推薦。


圖333.png


2. 為什么要做好“全精優(yōu)”?


我國CRC負擔形勢嚴峻——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居高不下。我們需要對其予以重視,推進CRC的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降低癌癥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CRC的一級預防為病因預防,包括調整飲食結構、戒煙和適當?shù)捏w育鍛煉等措施。然而,在實際臨床工作中,通過“防”實現(xiàn)CRC的一級預防難以實現(xiàn)。


圖444.png


基于CRC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多項大型隊列及隨機對照研究證實:開展CRC篩查可以降低其發(fā)病率及死亡率。診治進展期腺瘤可實現(xiàn)CRC的一級預防的補充。


圖555.png


然而,目前我國的CRC篩查還面臨著以下障礙:


● 我國國民CRC篩查意識低


圖666.png


● 結腸鏡硬件資源和人力資源都有限


圖777.png


● 結腸鏡檢查患者依從性差,篩查參與率低


全國多中心CRC篩查研究結果顯示,2018~2021年,只進行結腸鏡檢查的受試者3輪篩查后,參與率只有42.4%。


● 結腸鏡檢查存在漏診


研究顯示,串聯(lián)結腸鏡檢查,腺瘤的漏診率為26%(95%CI,23%-30%),進展期腺瘤漏診率為9%(95%CI,4%-16%),鋸齒狀息肉漏檢率為27%(95%CI,16%-40%)。


圖888.png


三、如何做好“全精優(yōu)”?


1.  強化CRC的宣傳教育,醫(yī)生起引領作用


要引導大眾重視并積極參與CRC篩查,多方式、多渠道、大范圍進行CRC科普是主要途徑,醫(yī)生在其中起到了引領作用。


2. 高質量的結腸鏡才能保障篩查效果


不論是CRC的診斷還是治療,都要做到精益求精:診斷時應保證達盲率、腸道清潔度合格率、退鏡檢查時間及腺瘤檢出率,以減少漏誤診,治療時要力求降低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病變完整切除率。


3. AI輔助提高結腸鏡檢查質量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近年來在醫(yī)療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發(fā)展前景廣闊。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消化內科基于AI技術開發(fā)出結腸鏡自動質量控制系統(tǒng)(automatic quality control system, AQCS),研究結果顯示,AQCS系統(tǒng)輔助的結腸鏡檢查檢出率和診斷準確性均有提高。


李延青圖9.png


4.  發(fā)展內鏡技術,提高內鏡診療能力


推廣適宜的內鏡技術(如圈套器切除術、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活檢鉗鉗除術、內鏡下黏膜下層剝離術等)應用到更多醫(yī)院,提高縣級、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的內鏡診療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5.  微小病變使用冷圈套可獲得更高完整切除率


研究顯示,冷圈套組的組織完整切除率明顯高于冷活檢組(93.2% vs 75.9%,P=0.009),息肉摘除時間冷圈套組明顯少于冷活檢組(14.29 vs 22.03,P<0.001 )。


6. 結直腸病變內鏡下治療


《中國結直腸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依據(jù)病變直徑和病變類型,對相關技術做了如下推薦:


● 直徑5mm以下的微小病變,推薦使用圈套器切除術,尚可考慮活檢鉗鉗除術


● 直徑6-9mm的小型病變,推薦使用圈套器切除術,尚可考慮內鏡下黏膜切除術


● 直徑>10mm隆起型病變(Ⅰp型、Ⅰsp型、Ⅰs型),推薦根據(jù)其蒂部特征選用合適的圈套器切除術進行處理


● 對可一次性完全切除的平坦型(Ⅱa型、Ⅱb型、Ⅱc型)以及一部分Ⅰs型病變,推薦使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


● 最大直徑>20mm的使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難以一次性完全切除的病變,推薦使用內鏡下黏膜剝離術


7.  FIT可彌補結腸鏡檢查缺陷


結腸鏡檢查患者依從性差,F(xiàn)IT可彌補結腸鏡篩查依從性低的缺陷。CRC篩查中,不接受結腸鏡檢查的患者(尤其是因消化道一般癥狀就診者),可采用兩步法,F(xiàn)IT陽性后再進行結直腸鏡檢查。


另外,術前FIT也可指導結腸鏡檢查:FIT陽性提示內鏡醫(yī)生在腸鏡檢查過程中應高度關注腸道病變,防止漏診重要病變。


8. 開展機會性篩查:面向就醫(yī)目標疾病高危人群


我國目前大規(guī)模的人群篩查開展困難大且效果不佳??梢悦嫦蚓歪t(yī)目標疾病高危人群開展機會性篩查,健康意識較高的患者,具有較高的篩查依從性,使用FIT初篩陽性后,結腸鏡檢查的依從性更高。


9. 應用新技術,提高進展期腺瘤檢出率


即時檢驗(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術可滿足臨床科室即時檢查的需求。


李延青圖10.png


高敏定量FIT閾值降低,更易發(fā)現(xiàn)進展期腺瘤。


李延青圖11.png


四、小結


我國結直腸癌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死亡率居高不下,醫(yī)防融合的“全精優(yōu)”策略有助于提高CRC早診率,實現(xiàn)降低CRC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的目標。做好“全精優(yōu)”策略的途徑主要有:強化醫(yī)生主導的CRC患者教育,提高篩查參與率;做好結腸鏡診治質量控制,提高內鏡診療能力;通過高敏定量FIT提高進展期腺瘤和CRC檢出率,降低發(fā)病率和死亡率。


李延青教授頭像.jpg

李延青 教授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山東大學消化病研究所所長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內鏡分會副會長

山東省消化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

山東省微生態(tài)研究與診療中心主任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