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state:二甲雙胍對行雄激素剝奪治療的亞洲前列腺癌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有影響么?
在全球范圍內,前列腺癌(PCa)是2012年男性中第二大最常見的癌癥和第五大癌癥死亡原因。PCa患者的死亡率很高,且可能部分歸因于他們所接受的治療。雄激素剝奪療法(ADT)一直是治療局部晚期和轉移性PCa的主要方法。
近期,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在《Prostate》上發(fā)表文章,調查了二甲雙胍與雄激素剝奪療法(ADT)同時使用與亞洲前列腺癌伴糖尿病患者死亡風險之間的關系。
研究人員審查了1999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間,在香港公立醫(yī)院就診的接受ADT治療的PCa伴糖尿病成人患者,并隨訪至2021年9月。排除了醫(yī)療去勢<6個月但隨后沒有進行雙側睪丸切除術,以及<6個月同時使用二甲雙胍和ADT或缺少基線HbA1c的患者。納入研究的為二甲雙胍使用者同時使用二甲雙胍和ADT≥180天,或沒有同時使用二甲雙胍和ADT或從未使用二甲雙胍。研究的主要結果是PCa相關的死亡率。次要結果是全因死亡率。研究使用了反向概率治療加權法來平衡協(xié)變量。
研究的分析隊列包括了1971名患者(1284名二甲雙胍使用者和687名非使用者;平均年齡76.2±7.8歲)。在平均4.1±3.2年的隨訪中,二甲雙胍使用者的PCa相關死亡風險(加權危險比[wHR]。0.49[95%置信區(qū)間,CI:0.39-0.61],p<0.001)和全因死亡率(wHR 0.53[0.46-0.61],p<0.001)顯著降低,且與糖尿病控制或慢性腎臟疾病狀態(tài)無關。在沒有使用雄激素受體拮抗劑或化療的情況下,這種影響在不太晚期的PCa患者中似乎更強(交互作用P值:0.017,PCa相關死亡率;0.048,全因死亡率)。
前列腺相關死亡率的累積自由度
綜上所述,二甲雙胍與ADT同時使用與亞洲PCa伴糖尿病患者較低的死亡風險有關。
原始出處:
Yan Hiu Athena Lee , Jeremy Man Ho Hui , Jeffrey Shi Kai Chan et al. Metformin use and mortality in Asia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on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Prostate. Sep 2022

- 上一篇
Prostate: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與低劑量率近距離放射治療在中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長期結果那個更好?
前列腺癌(PCa)是美國最常診斷的惡性腫瘤,也是男性癌癥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近年來,日本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在急劇上升。近期,來自日本的研究人員在《Prostate》上發(fā)表文章,他們利用傾向性評分匹配分析,比較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RP)和低劑量率近距離治療(LDR-BT)在臨床局部、中風險前列腺癌(PCa)患者中的長期效果情況。2003年10月至2014年
- 下一篇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極高風險前列腺癌患者中,體外放射治療伴或不伴近距離放療的效果如何?
極高危(VHR)前列腺癌(PC)屬侵襲性亞組,是一種具有高風險遠距離進展的疾病,在接受體外照射放療(EBRT)和雄性激素剝奪治療(ADT)的男性中,用阿比特龍或多西他賽進行系統(tǒng)強化治療可降低PC的特異性死亡率(PCSM)和遠端轉移(DM)。在EBRT與ADT的基礎上增加近距離放射治療(BT)的強化治療是否能改善這一群體的預后尚不清楚。 近期,來自加拿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