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Surg:微創(chuàng)乳腺手術治療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長期預后研究
2020年全球腫瘤統(tǒng)計報告顯示,每年全球估計有1930萬例新發(fā)腫瘤病例,其中923萬例為女性,女性新發(fā)乳腺癌患者226萬例。乳腺癌已經(jīng)超過肺癌成為發(fā)病率最高的腫瘤,是全球腫瘤相關死亡的第五大原因。一項關于全球和區(qū)域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meta分析顯示,全球乳腺癌患者1年、3年、5年和10年的總生存率分別為92%、75%、73%和61%。乳腺癌需要以手術為主,結合放療、化療、內(nèi)分泌靶向治療的綜合治療。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由于內(nèi)窺鏡、機器人和重建外科手術的發(fā)展,乳腺癌外科治療的重點已經(jīng)轉移到維持患者身體形態(tài)、功能和生活質量上,因此微創(chuàng)乳腺手術(MABS)的應用率不斷上升。今日研究人員考察了與傳統(tǒng)乳腺手術(CBS)相比,微創(chuàng)乳腺手術患者的長期預后差異。
本次單中心回顧性隊列研究包含2412名成年女性患者,診斷為早期(0至III期)乳腺癌,在2004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接受了單側乳腺手術(MABS或者 CBS),并且沒有遠端轉移或嚴重潛在疾病史。研究的主要終點為收集并分析人口統(tǒng)計學和腫瘤特征以及長期預后數(shù)據(jù)。
患者平均年齡44歲,其中603名患者接受了MABS(289名、302名和12名患者分別接受了內(nèi)鏡、內(nèi)鏡輔助或機器人輔助手術),1809名患者接受CBS。中位隨訪時間為84個月(MABS組93個月,CBS組80個月)。研究結果顯示主要的終點參數(shù)組間差異無顯著性意義:10年局部無復發(fā)生存率(93.3% vs 96.3%;風險比[HR],1.39),區(qū)域無復發(fā)生存率(95.5% vs 96.7%;HR,1.38),無遠端轉移生存率(81.0% vs 82.0%;HR,0.95)。MABS組的5年、10年和15年無病生存率分別為85.9%、72.6%和69.1%,CBS組分別為85.0%、76.6%和70.7%,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HR:1.07)。MABS組的5年、10年和15年總生存率分別為92.0%、83.7%和83.0%,CBS組分別為93.6%、88.7%和81.0%,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HR:1.29)。術后亞組分析顯示,組間無病生存期無顯著差異。
研究認為,對于早期乳腺癌患者, 微創(chuàng)乳腺手術與傳統(tǒng)乳腺手術相比,患者術后的長期預后沒有顯著差異。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群體中,微創(chuàng)乳腺手術是一種安全可行的替代治療方案。
原文出處:
Andi Wan, MM et al. Association of Long-term Oncologic Prognosis With Minimal Access Breast Surgery vs Conventional Breast Surgery,JAMA Surg,October 5, 2022.

- 上一篇
Radiology:術前MRI對雙側同步性乳腺癌篩查的價值
隨著乳腺癌發(fā)病率的上升、治療方法的改進和預期壽命的延長,女性患雙側乳腺癌的概率也顯著增加。即使在目前對側預防性乳腺切除手術率較高的情況下,有乳腺癌病史的患者出現(xiàn)對側乳腺癌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2倍,患對側乳腺癌的終生風險增加2%-20%。如果第一個和第二個乳腺癌之間的時間間隔較短,則認為對側乳腺癌是同步的,如果時間間隔較長,則認為是偏側的。然而,對于區(qū)分同步性
- 下一篇
皮下注射“赫賽汀”中國上市,為早期和轉移性 HER2陽性乳腺癌提供機會
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靜脈。熱門藥物劑型改良一直是藥物研發(fā)的重點方向,抗腫瘤藥物也不例外。10 月 9 日,據(jù) NMPA 官網(wǎng)顯示,羅氏曲妥珠單抗注射液(皮下注射)(商品名:赫賽汀)在國內(nèi)獲批上市,聯(lián)合化療用于治療早期和轉移性 HER2 陽性乳腺癌患者。 皮下注射赫賽汀 給藥僅需5分鐘 2020年6月29日,F(xiàn)DA批準皮下注射劑Phesgo:register